小年过完了,聚会也聚完了,开始春节前的准备工作。
  可能是员工聚会起了作用,原计划过年回家的三个小弟说不回家过年了,等过完年再回去。这无疑是个好消息,说明春节期间厨房员工将全部在岗,一个不少。
  洗碗大姐卓玛在聚会上一唱出名,我也特别关注一下。她们姑嫂俩儿卓玛外相一些,依格玛比较内向,不爱说话。她们老家在青海一个偏僻的农村,没有什么耕地,放牧为主。养羊养牛一年下来也没几个钱,于是家里的男人出来打工,辗转到了滨海,在这里工作有三年了,比较稳定,于是她俩儿也跟着过来,男人在工地上班,她俩儿在饭店打打零工,贴补家用。家里都有孩子,孩子在家由爷爷奶奶照顾,每年她们也不回家,只是给家里寄钱回去。
  我问卓玛她们那里的人都爱唱歌吗?她说都爱唱,唱的都很好听。她说依格玛唱歌比她好听,就是害羞,不敢唱。
  她们姑嫂俩儿干活很实惠,勤劳肯干,但是性子比较倔强,骨子里有藏族人的血性。
  老店举行员工会餐,还进行了颁奖活动,很快饼店和粗粮都知道了,两个店的员工有些羡慕,等管理人员则是嫉妒。对这些充耳不闻,人除非不做事,只要做事就会有人议论,说好说坏的都有,在意也在意不过来,与其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好好做点事。
  议论在意多了会不敢做事,人言听多了会阻碍做人。
  人呀,做自己最好。
  杜师傅跟我说:“老谭,现在咱们树大招风了,都说老爷子向着咱们,咱们聚会是老爷子给的钱。”
  我说:“愿意咋说咋说去,说咱们树大还不好?知道不,树小易折。”
  “我就佩服你这个心态,啥事都不往心里搁。”他说。
  我笑着说:“我肚子小,正经的还装不过来呢,哪有地方装这些乱七八糟的,有地方装点酒也比装这些个强。”
  “你说得对。”他说。
  “对了老杜,把三十到初八的工作餐菜单拉出来,过年了,别给员工吃大白菜土豆,一顿整几个菜。”我说。
  “不用整几个菜?也就三十晚上能有时间好好坐下来吃点,剩下的能吃上饭就不错了。”他说。
  “没那么忙?把准备工作做好了就行,咋忙也得给员工吃好,听我的,早餐不动,午餐和晚餐一顿必须俩菜,还得好的。”我说。
  “行,我把菜单拉出来,到时候你看一下。”他说。
  过年的时候是忙,但是再忙也得给员工吃好,这是原则问题。
  腊月二十八这天立春,一大早林燕打电话问我吃春饼没?我说没呢。她和儿子已经到了老家,母亲早上做的春饼,她和儿子正吃着,向我显摆。
  “咱妈说了,过年你不用回来,在外面好好挣钱,好养我和儿子。”她说。
  “那是必须的。”我说:“想着三十晚上吃饺子的时候让儿子给咱妈磕头,别忘了。”
  “忘不了,咱儿子还不会磕头呢。”
  “你教教,过年就三岁了,该会磕头了。”
  “嘻嘻,逗你玩呢,咱儿子可聪明了,磕头不用教都会,我都不知道他从哪学的。”
  “电视上呗,电视上啥没有?现在孩子灵,一学就会。”
  “我看咱家儿子就是聪明。”她说。
  “嗯,咱儿子聪明,没看谁是他妈。”我说。
  “这话我爱听。”她说,然后问我:“老谭,你说过年我给咱妈多少钱?”
  “你说的算,有就多给点,没有就少给点,咱妈也不挑。”我说。
  “给两千少不?”她问。
  我说:“不少,两千行,给她也不花,都给她大孙子攒着。”
  “你给自己买衣服没?过年了也给自己买身衣服。”她说。
  “买啥衣服,有身衣服穿着就行,又没光屁股。”我说。
  “这不过年了吗?”她说:“随你便,愿买就买,不买拉倒,反正我说了。”
  “行,有时间我就出去买一件。”我说。
  三十多了,孩子也有了,开始不怎么在意穿衣戴帽了。好像压根儿也没咋在意过,最帅的一次就是结婚那天,之后就没设计过自己。
  看看身上穿的,感觉还行,不怎么丢人。干厨师的只要上班也不需要穿啥好的,就是上班下班几分钟的路穿自己衣服,剩下时间都是一身工作服,用不着刻意打扮自己。
  杜师傅说今天饼店能忙,立春,都是吃春饼的。我说是,小年吃饺子,立春吃春饼,小年咱家忙,立春该饼店忙了。他说就粗粮好,一年也没啥节日,不用咋忙。我说人家是没啥节日,但天天忙。
  “老谭,晚上下班咱们上饼店吃春饼去呗?”他提议道。
  “还是别去了,他家今天保证忙,照顾不过来咱们,去了添乱。”我说。
  “也是,咱们今天自己烙点儿饼吃。”他说。
  “加一起一百三十人,烙不过来,你就别调理面点了。”我笑道。
  “是呀,人多好干活,人少好吃饭,一百三十人,烙饼得烙半天。”
  其实是昨天疏忽,不知道今天立春,要是知道昨天开菜单的时候开上春饼好了,市场上有卖现成的,买回来一热就能吃,简单省事。
  草利贵做完准备工作过来跟我说:“老大,晚上咱们吃春饼去。”
  我说:“不去了,这两天有点累,想早点儿回去休息。”
  “你要是不去我们去了。”他说。
  “你们去吧,少喝点酒,早点回寝室。”
  “嗯,老大,过年你不买衣服呀?”他问。
  我说:“不买,都成家立业的大老爷们儿了,不用打伴,不像你们小年青的。”
  他笑了,说道:“其实老大你才三十多,就是长得老。”
  “我心也老。”我说。
  “你要是不去我们去了,用回来时候给你带点啥不?”他问。
  我说:“不用,你们回来我都睡了。”
  现在草利贵、鲍鹏、孟宏伟、关平他们处的挺好,都是通过我来的,在关系上比别人近一层,总在一起聚会。
  他们出去吃饭喝酒我还是比较放心的,草利贵和于文学都三十,岁数大,比较稳重,孟宏伟成家立业,也稳重,出去有他们仨照顾不会有啥事。就算有人欺负他们也没事,孟宏伟和鲍鹏都是好干份子,能保护他们全身而退。
  最担心的就是方林,纯粹是个惹祸精,好在马华和李燕来了之后她有了伴儿,不那么惹祸了。
  鲍鹏现在和方林有处对象的迹象,他俩儿要是能成还真挺好的,不说郎才女貌吧,但是很般配,还行。虽然他俩儿没和我说,或多或少的也知道点儿。看到他俩儿想到年轻时候的自己,那时候自己也是渴望恋爱,希望有个女孩成为自己的恋人,和她成家立业,组建家庭。
  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,它无处不在。
  立春是吃饼的日子,跟饺子馆没啥关系,客人自然少些,到晚上八点就没客人了。收拾完卫生从厨房出来,到二楼检查一圈,看看没啥事准备换衣服回去,马淑丽过来找我,跟我说中午她和张春梅去了商场,给我买了一条裤子,放到我屋里了,叫我回去之后试试,看看合适不,要是不合适她明天拿去换去。
  看着她挺感动,心里热乎,能有人关心自己是件幸福的事。
  “马姐,太谢谢你了。”我说。
  “谢啥,看你也不咋照顾自己,正好今天上商场,看着合适就给你买了。”她说。
  “多少钱?把钱给你。”我说,实心实意的。
  “说啥呢?”听我说要给钱她来气了,“要是给钱你就别穿了,把裤子给我明天我退回去。”
  “呵呵,说错话了,别介意。”我忙道。
  “你回去试试,不合适明天给我,我换去。”
  她说完扭头走了,看着她的背影出神,心想,这要是林燕多好,都是媳妇给老公买衣服,媳妇不在,别的女的给买有点不好。
  马淑丽只是单纯的出于对我的关心,没有别的意思,因为她女儿也在这工作,她不会傻到当着女儿的面对我有意思。
  我是北票人,了解北票人的感恩心理——滴水之恩涌泉相报。
  其实真没怎么照顾她们,就是给安排个工作而已,她们现在能够在这里安心工作,被周围的同事接受,都是她们自己做到的,跟我没任何关系。
  方林、李燕、马华、马淑丽她们四个在面点间人缘非常好,工作认真肯干,热情,乐意帮助人,对什么都不计较,大伙儿都非常喜欢她们,不但面点间的人喜欢,整个厨房的人都喜欢,这个可以看出来。有时候我都以她们为荣,感到骄傲。
  站在更衣室门口出神发呆的时候和面的老杨,调馅的高师傅,还有剁馅的大哥过来换衣服准备下班,看到我上来打招呼。
  老杨问:“还没走呢总厨?”
  我说:“马上走。”
  高师傅说:“今儿立春,媳妇在家烙饼,总厨跟我上我家吃饼去,正好咱俩儿喝点儿。”
  我笑着说:“不了,改天的,今儿有点累,回去睡觉。”
  “你也够累的,不行每天早点回去,厨房也没啥事。”高师傅说。
  “不用,就是这两天累着点儿,过两天就好了。”我说。
  他们三个进更衣室换衣服,我来到一楼。一楼已经没客人了,服务员在收拾卫生,厨房砧板开始出来撤档,草利贵跟点菜员牛秀丽说着什么,好像草利贵说了错话,牛秀丽拿着点菜夹打了草利贵一下。
  “老谭,看着没?你家草利贵要把我家牛秀丽拐跑。”
  陈经理过来,开玩笑的跟我说。
  “那说明草利贵厉害,小伙子有魅力。”我说。
  “我家牛秀丽也不差。”她说。
  “是不差,就是结婚了,要不然他俩儿真行。”我说。
  “结婚咋的,就不行在外面有人了,现在成家立业的在外面不都有人。”她说。
  “也是。”我说,默认这个现实。
  “立春,不出去喝点儿?”她问。
  “不去,回去早点休息,这几天有点累。”我说。
  “我打包俩菜,再打包一份饺子,咱俩儿上我家喝点儿。”她发出邀请。
  我说:“改天吧,今天不想喝,”
  “还改天啥?再改天都过年了,就今天,喝一个纪念酒。”她说。
  我看她,她也看我,有心思拒绝,看她的表情是认真的,就说:“也行,喝点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