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曾与少林寺齐名的古佛寺,武安自然也听说过。
  南少林,北兰若,兰若寺也曾盛极一时。
  不过,近几百年来,兰若寺走向衰落,已不复曾经那个名震天下的古佛寺。
  武安随即问道:“玄悲,我们为何要去兰若寺?”
  印象中,兰若寺与少林寺相距甚远,一个在南,一个在北。
  不过,以下境武者的脚程,大约半个月的时间就可以从少林寺走到兰若寺。
  玄悲回道,“玄空,你忘了吗?这个月底正好是少林寺与兰若寺三年一次的交流会。”
  武安恍然,他光顾着修炼,倒是把这事给忘了。
  与兰若寺三年一次的交流会,可以说是少林寺的一个传统。
  交流会重在交流,有佛法交流,功法交流,弟子交流等等。
  兰若寺与少林寺同出一源,两派的关系算的上是亲近。
  武安又道:“玄悲,我记得寺内并没有要求弟子一定要参加交流会,如果想要参加,需要自己报名。”
  玄悲朝武安眨了眨眼睛,“所以我帮你报名了呀!”
  武安瞪了眼玄悲,旋即就笑着说道:“不过也好,修炼了这么久,也该出去走走了。”
  玄悲抚掌而笑道,“正是这么个理儿。”
  ......
  月末。
  罗汉殿。
  众多少林弟子齐聚一堂。
  在场的都是内门弟子,刚好是一百人。
  今日,这一百内门弟子就要远赴兰若寺,参加三年一次的交流大会。
  空海方丈盘坐于大殿上方,环视一圈,朗声道:“诸位弟子,今日你们将远赴兰若寺,代表我少林寺参加三年一次的交流大会。”
  “你们可有异议?”
  众弟子齐声喝道,“谨遵方丈法旨!”
  空海道:“空闻,此行便由你带队,护送僧众一行安危。”
  话音落下,空海身边就有一个老僧站了起来,朝空海一礼,“空闻谨遵方丈法旨。”
  武安神识一扫,顿时就知道了那老僧的修为,那赫然是一个二品境护法。
  空海接着朝众人说道,“众弟子需听空闻长老之命!”
  众弟子齐声道:“弟子谨记!”
  空海又道:“此行路途遥远,望诸位保重!”
  顿了顿,空海神情一肃,“即刻出发!”
  “是!”
  在空闻的带领下,众人离开了罗汉殿,朝遥远的兰若寺迈开了脚步。
  ......
  半月后。
  有一百风尘仆仆的僧人出现在一座古老的寺庙外。
  寺庙的牌匾上镌刻着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,“兰若寺”!
  这一百僧人不是别人,正是从少林寺出发参加交流会的众弟子。
  寺庙外。
  法海方丈带着一众弟子远远的就迎了上来,“老衲有失远迎,还望诸位恕罪!”
  兰若寺法海方丈与一众高僧亲自迎接,给足了少林僧众面子,也能看出兰若寺对交流会的重视。
  空闻走上前去,朝法海一礼道,“空闻见过法海师兄!”
  法海笑道,“空闻师弟无需多礼,路途劳顿,诸位辛苦了。”
  在两人交谈间,武安发出神识,在兰若寺一众僧人的身上扫过,心中顿感意外,脸上却不动声色。
  兰若寺方丈法海是一品境金刚,对此武安并不意外,一寺之首自然需要这等强者坐镇。
  令武安惊讶的是其余人的修为,这些人中竟然没有一人是二品境护法,只有两个老僧三品境圣僧,其余都是中三境的僧人。
  而且,那些中三境僧人大多都是五品境修为,只有寥寥几个四品境。
  “看来传闻不假,兰若寺青黄不接的问题确实有些严重啊!”
  武安听说过一些关于兰若寺的传闻,据说让兰若寺走向衰落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后继无人,这些年门下弟子天资平平,鲜有天赋卓越者。
  若不是法海方丈这一辈的老僧撑着,恐怕兰若寺的情况会比这更加严重。
  “法海师弟,你少林寺还真是人才济济,藏龙卧虎啊!”
  说着,法海的目光从少林众人身上扫过,目光有意无意的在武安的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。
  只有武安自己知道,这是因为刚刚法海发现了他的神识。
  武安心中一凛,“一品境金刚果然都不可小觑。”
  不过,武安觉得即便被法海发现自己拥有神识也没什么,毕竟不做亏心事,不怕鬼敲门。
  他从来都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,自然也不会发生少林寺容不下他这种荒谬之事。
  空闻笑道:“师兄谬赞了。”
  说着,他就朝人群中招了招手,“无心,快来见过法海方丈。”
  话音刚落,少林寺的人群中就走出了一个俊俏的年轻沙弥,他走到法海跟前,双手合十,行了一礼,“无心见过法海方丈!”
  空闻介绍道,“师兄,这是我少林这一代的佛子。”
  法海目露惊奇,不经意的扫了眼人群中的武安,随后把目光放到无心身上,称赞道,“不错,佛子有罗汉之姿!”
  无心回道:“方丈谬赞了!”
  空闻从法海背后的人群中扫视一眼,就问道:“师兄,为何不见圆真佛子?”
  法海摆了摆手,叹声道:“那孽徒,不提也罢!”
  随即就转而说道,“空闻师弟,一路劳苦,就随我入寺歇息去吧!”
  空闻点了点头,“那就劳烦师兄了。”
  少林僧众跟在法海众僧后面,进入了兰若寺。
  ......
  第二日。
  静心殿。
  少林众僧与兰若寺众僧分于两侧。
  一夜休息后,两寺的交流会正式开始。
  今日,首次交流便是两寺“论佛”。
  法海道,“今日论佛,以“何为佛”为主题,两寺弟子可随意参论。”
  空闻道,“如此甚好。”
  法海摆了摆手,“那便开始吧!”
  话音落下,兰若寺就有弟子走了出来,“方丈,弟子有一论。”
  “佛非人,亦非神,佛乃觉性,一切众生,只要彻底放下一切妄想、分别、执着,恢复自性圆满的智慧德相,都可以称之为佛。”
  “不错!”
  法海点了点头,兰若寺众人也满意的点头称是。
  “方丈,弟子有一问?”
  少林寺一边也有弟子站了出来,遂问道,“佛既非人非圣,那求佛莫不是求一个心安理得?”
  “佛乃觉性,若人人都有觉性,那不等于觉性就是人,人就是佛?”
  此问一出,兰若寺弟子顿时议论纷纷。
  “可有弟子解其问?”
  法海的声音响起。
  “方丈,我来为师兄解惑。”
  若兰寺又有弟子站了出来,“佛有万相,求佛亦求自己。”
  少林弟子发问,“自己如何求佛?”
  若兰寺弟子回道,“心中有佛便为佛。”
  “何为心中有佛?”
  “酒肉穿肠过,佛祖心中留。”
  “求佛如是,可需守戒?心中有佛,犯荤戒如何,犯杀戒又如何?”
  少林弟子的这一问,问倒了兰若寺众弟子。
  一时间,兰若寺一方竟无人上前言论。
  法海看着众弟子,心中叹了一口气,兰若弟子的表现让他有些失望。
  就在这时,一道温和的声音传入了大殿。
  “若我为佛,何须守戒?”
  ......